走进联耀
Enter Lianyao
走进联耀
Enter Lianyao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们从吃饱求生存,经过漫长的阶段,才发展到“吃对求健康”。
中年人是体力、精力最佳的年龄阶段,亦是个人、家庭、社会责任最大的压力段。但从生理讲,又是开始由盛转衰向下坡路走的时段。
所以中年是健康养生的关键年龄段,掌控得好,走向健康长寿,饮食不当,亦可能慢病多发,加快衰老。
怎样才能“吃得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东方文化中的“未病之先防范,不提倡乱以后的治理”,要做到“饮食有节,身必无灾”这个“节”就是要坚决做到膳食的八大平衡。
一、主付食比例适当,膳食的酸碱平衡。
比例适当就是掌握主食为主(米、面),要适当配些杂粮、豆类、薯类,目前的情况是杂粮太少或者不吃,一定要吃些杂粮、并形成习惯。
酸碱平衡早已引起关注,酸性食物有肉类、鱼虾类、蛋类等,碱性食物有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奶类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酸性食物食用过多,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向弱酸性,会使人倦怠无力、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
因此饮食一定要荤素搭配,注意吃一些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宣布“食用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可使肿瘤发病率下降20%。
二、“杂食也,美食也”食物的精与杂的平衡。
我们的食物,谷物、豆类近20种,蔬菜约50钟,水果干果约40种,肉食蛋类近20种,水产类30多种,其他类约40种,总共计200种左右,大有选择享受的余地。
由于所有食物的营养素不同,所以膳食偏简求精,实则有害无益,营养学要求不同的主、杂、荤、素、果各种食物,要求经常吃(每天)30种以上,不同食物,由于微量元素和某些维生素营养,只能从外界摄取,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因此杂食多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建议把我们吃的食物排一排,选一选,从二十种以上起步,只要认真,用心去做,食用30种以上是可以做到的,健康无小事,健康靠日积月累。
三、“食宜暖”膳食的冷热平衡
食宜暖,生冷冰凉的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体虚畏寒的人更应慎重,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就是喝滚开水,喝热粥的习惯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指出“热食伤胃,冷食伤肺”是有科学道理的。
四、“五味调和,不可偏废”膳食的五味平衡。
甜食过多影响食欲,酸味过多会令消化功能紊乱,苦味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过食辛辣,对眼、口腔不利。
注忌饮食五味的调和,就会使骨骼正常,筋脉柔和、气血流畅,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五、“食宜细缓,不易粗速”就餐的快慢平衡。
《医说者记述》“食不欲急,急则伤脾,法当多嚼令细”咀嚼是饮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助消化,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杀菌消毒,而缓食又能使胃、胰、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使整体消化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科学界将唾液加入到强烈致癌物质(如亚硝胺、黄曲霉素、3-4苯并芯及可疑致锚点癌物烷化剂,烟油、鱼和海味的焦糊物)中各种致癌物质对细胞的致癌突变性,在30秒可完全消失。
六、“饮食以时”就餐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
每日饮食时间要有规律即“饮食以时”一日三餐如何吃既有主观认识问题,又有客观实际困难。目前的状况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盛全家福”。
科学的吃法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晚餐进食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七、“胃好恬愉”进食前、后及进食中间的情绪平衡。
《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一切不正常的情绪都不能保证消化功能正常运行。医书指出“怒时勿食,食时无怒”“气脑勿食,忧郁慢用”。
音乐对消化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寿世保元》一书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
八、“进食量与体力活动”能量入与动的平衡
如能做到“量腹而受”,热量就不会储存,否则摄入热量超过肌体消化的需要,其结果必然肥胖,所以进食与体力活动的平衡就非常重要。
为防止热量摄入过度一定要防止随意性,所谓“纯热量食物”油脂、糖、酒”等要控制摄入,各种小食品含酒精、糖、饮料、冰淇淋等果酱、奶酪等一并要掌握控制。饮食切忌重油、重荤、重口感、重盐、重味(如烧烤)很多种常见病是日积月累,病从口入。
饮食健康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从少一口入手,从平时生活习惯入手,中年时期的饮食很大程度决定你老年是身心康泰还是慢病缠身或提前衰老,你老年身体状况掌握在你自己手中。